建投动态

公司要闻

暑气渐消,秋光正好,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核辐射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正是一派火热攻坚景象——机械轰鸣震耳,各类设备高速运转,山西建投建筑装饰公司的建设者们铆足干劲,全力冲刺“9・30”竣工目标。

澳门铁盘算盘490777

项目东南角主入口项目图

作为全国少数、山西省唯一的核辐射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心,该项目肩负着填补山西区域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空白的重要使命。项目总建筑面积6260.96平方米,施工内容涵盖拆除与加固工程、水电气暖及消防、医用气体等安装工程、室内外装修工程,以及关键的洁净与防辐射工程。

布局优化:“三梯两通道”守护安全与效率

在构造设计上,救援中心创新性地采用“三梯两通道”的科学格局,通过清晰的功能分区与流线规划,实现了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高效运转与安全隔离,为核辐射相关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空间保障。

其中,“三梯”承担差异化运输功能:医护梯专为医护人员设计,保障医疗团队能够快速、便捷地在各楼层间移动,减少人员交叉干扰,确保医疗指令传达与紧急救治响应的及时性;医患梯聚焦患者转运,梯内空间与设施配置均以患者安全、舒适为核心,避免转运过程中与其他人员产生不必要的接触;衣污梯则专注于污染物品的专项运输,通过独立路径传递受污染衣物、医疗废弃物,从源头切断污染扩散。

澳门铁盘算盘490777

项目走廊效果图

作为人员流动的核心路径,“两通道”进一步强化了分隔功能:医护通道是医护人员日常工作、换岗及物资调配的专属通道,内设完善的防护与消毒设施,确保医护人员在进入诊疗区域前能完成规范的防护准备;患者通道则为患者及其陪同人员提供了独立的通行空间,衔接诊疗区域,既保障了患者就医流程的顺畅,又通过物理分隔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这一构造格局严格区分医护人员、患者、污染物品的流动路径,实现了功能的精准匹配,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更筑牢了核辐射诊疗场景下的安全防线,为医疗质量与人员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功能焕新:破解旧楼“硬伤”推动防护升级

“核辐射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心的旧楼建于1983年,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原有的辐射防护标准、设备布局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项目负责人指着改造前的照片介绍。此次改造以城市更新“补短板、提效能”理念为指引,将辐射安全与功能升级作为核心目标。

针对医院改造难点,项目团队制定“精准防护+空间优化”方案。在精准防护方面,注重材料选型和工艺控制,选用高纯度铅板搭配防辐射混凝土形成复合防护层,将防护门升级为全自动感应式铅门,密封性提升至国家标准的1.5倍,确保辐射泄漏量远低于安全阈值;同时加装智能辐射剂量监测仪,数据实时传输至医院中控系统,实现24小时动态监控,彻底消除安全盲区。

A6288

项目CT室

在空间优化方面,项目团队重新设计了放射检查室的整体布局,采用科学分区规划,确保CT、DR等设备摆放合理、操作空间充足。新增的独立候诊区注重患者隐私与舒适性,应急通道设计符合医疗安全规范,避免交叉感染风险。同时,充分考虑未来设备升级需求,预留了必要的技术接口和环境控制条件。

B83B3

项目病房效果图

此次改造还特别融入了适老化设计理念,在空间布局、设施配置和细节处理上进行了全方位优化。通道加宽并设置连续扶手,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通行;采用大字体标识和声光双提示呼叫系统,照顾老年人的视觉与听觉需求;地面选用防滑材质,卫生间配备紧急呼叫按钮和助力扶手,让医疗环境更安全、更人性化。通过系统性改造,既筑牢了辐射安全防线,又优化了医疗功能布局,为核辐射医学救援提供了现代化设施保障。

低碳实践:注重循环利用节本降耗

城市更新注重绿色低碳、循环利用,此次核辐射中心改造同样重视环保与成本平衡,在绿色低碳方面实施多项创新。在结构改造中,项目团队优先保留并加固旧楼可利用结构,仅对不符合防护标准的墙体、地面进行针对性改造,节省了混凝土用量;在材料选择上,采用环保型防辐射涂料代替传统含铅材料,减少改造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升级检查室的通风系统,引入高效空气净化装置,既能降低室内辐射残留风险,又能节约能耗——经测算,改造后的核辐射中心,通风系统能耗较改造前下降25%,年可节约电费约8万元。

澳门铁盘算盘490777

在高效施工方面,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建立全专业三维模型,提前发现并解决20余处管线碰撞问题,使水暖电安装工期从原计划的40天压缩至25天,施工效率大幅提升。通过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实现建筑垃圾减量9%,整体工期较同类项目缩短15天,充分展现了绿色改造与高效建造的协同效益。

BC2EA

煤炭医院项目北立面效果图

目前,项目建设者们正以攻坚克难的决心与精益求精的匠心,全力冲刺最后决胜阶段,各类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此次改造,为区域核辐射诊疗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硬件支撑,更成为城市更新理念与医疗特殊区域旧改深度融合的典范。